建设国际化、专业化的技术转化基地,实现科研成果与产业转化过程中最后一公里的无缝对接。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型平台机构!

——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愿景目标

电话:0756-3616572 邮箱:ziat@ziat.ac.cn 地址:珠海市高新区哈工大路2号龙园智慧园5栋

版权所有(C)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珠海 粤ICP备17109044号-1 粤公网安备 44049102496415号

中美大豆品种存在大量遗传变异

来源:
科技日报
2018/08/09 10:58

  美国种植的大豆品种同中国种植的大豆品种有何不同?依据新近完成的中国大豆基因组测序,科学家发现,中美大豆品种在基因组上存在着大量的遗传变异。中国大豆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为优良大豆品种的培育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的《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上。

 

 

  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大豆起源于中国,随后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地。目前,我们广泛采用的大豆参考基因组来源于美国品种“Williams 82”(Glycine_max_v2.0)。但这一品种的基因组并不能完全代表所有大豆的遗传变异,特别是距离遥远的亚洲品种和美国品种具有明显的遗传变异。不了解这些差异,就会影响大豆功能基因的定位挖掘。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联合中国科大、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运用单分子实时测序、单分子光学图谱和高通量染色体构象捕获技术,对中国国审大豆品种“中黄13”的基因组(Gmax_ZH13)进行从头组装,最终得到其基因组序列,包含20条染色体和1条叶绿体。进一步分析表明,中国的Gmax_ZH13和美国的Williams 82基因组之间存在着大量的遗传变异。

    据介绍,通过对新定位区间内的基因做精确筛选,研究人员得到26个可能控制大豆开花时间的基因,并利用自然群体遗传变异和表型差异的关联对其中部分基因进行验证,这为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挖掘提供了新思路。专家指出,中国的Gmax_ZH13基因组的发表为大豆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源,为国产优异大豆品种的培育奠定了基础。

科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