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许多年前,你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一刻的心情么?那时,你对大学的生活一定充满了期待和向往。进入开学季,面对学习方式和生活的变化,有些新生出现了严重的不适症状,甚至发展为一些心理问题。
王某因为情绪低落、失眠、坐立不安,不想上课,也不愿与人交往,觉得大学生活难以应对,为此向心理医生求助。原来王某是大一新生,他觉得大学生活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并且高中的生活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因为学习成绩好,老师和同学对王某都很关注。现在无论是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成绩也不再突出,自由时光多了反而不能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因而出现了一些身心上的症状,心理医生说,王某可能是患上了常见的适应障碍。
什么是适应障碍?
精神病学中的适应障碍,是指明显的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时产生的、短期的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 常有一定的行为变化等,但并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典型的生活事件包括居丧、离婚、失业、迁居、转学、退休、经济危机等,发病往往与生活事件的严重程度、个体的心理素质、应对方式有关。这种障碍的程度比其他类型的心理障碍较轻, 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 随着应激事件的消除和应对能力的改善而恢复,个别人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矫治而转为更严重的其他的精神障碍。
大学新生生活环境和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适应这种生活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必须经历的过程,上面的例子就体现了大学新生的一些困境:生活环境改变的焦虑心情;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形成的失落感;新的人际关系难以适应的孤独感;自我评价失调导致的自卑心理等。环境、角色和任务等方面的转变如果超越了个体的适应能力,个体既不能适应学习也不能适应生活, 就会出现超出常态的反应性情绪障碍或适应不良行为,导致正常学习和人际交往受损,这些问题难以适应并且没有及时处理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适应障碍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 在情绪方面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虑不知所措、烦躁、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感到不能应对当前的学习工作生活并且无从计划未来等。
2. 在躯体方面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疼、肢体麻木、腹痛腹泻、消化不良、失眠、食欲减退、心慌胸闷等。
3. 在行为方面可能会出现:违反规则的一些行为,如旷课、迟到、旷工、寻求刺激或一些堕落行为等。
4. 在社会交性方面会出现:不愿与人交往、逃避社交活动、喜欢独处等,学习工作能力下降。
这些表现通常出现在生活应急事件发生后的1~3个月,大学新生的适应障碍通常出现在大一的第一个学期。
针对大学新生的适应障碍有哪些有效的措施?
首先,如果你或者你的同学朋友有适应障碍的倾向,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寻求学校专职心理教师的帮助,当然如果情况严重,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是最佳的选择,适应障碍通常是以心理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主要解决其心理应对的方式和情绪宣泄的途径等问题。药物治疗主要是加快情绪等方面症状的缓解。正规的治疗更有利于心理健康的恢复。
其次,在学校层面上,辅导员老师等要掌握大一新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必要的心理辅导教育活动,让大学新生了解其目前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况、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保健知识。
对于家庭层面来说,有适应障碍的大学生非常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关心和帮助。父母是孩子非常重要的支持系统,是其有困难时解决问题的良好的动力。父母也要有意识地在孩子没有踏入大学校门之前,引导其了解大学生活,使其有心理准备。
大学是每一个人所期待和向往的地方,是人生中非常美好的一段时光,你准备好了么?
作者系长春市心理医院(长春市第六医院)心理治疗师。审稿者系长春市心理医院(长春市第六医院)主任医师桑红